本文是科普,用科学的视角谈水,为普通老百姓提供鉴水知识。
本文讨论的是饮用水,非饮用水不在讨论范围。
1.“水垢”到底是个什么鬼
普通老百姓一听说水垢(俗称水锈、水碱),就觉得水不干净,还有的说喝了有水垢的水容易得结石,这其实都是谣传。
那这些谣传是从哪里来的呢?
大部分是从卖纯净水或纯水机的口中说出来的,为什么,因为他们卖的纯水不含矿物质、不结水垢。
水垢是怎样形成的?
(学过初中化学的可以直接跳过)常温状态下,水中所含的矿物质,如碳酸氢钙(Ca(HCO?)?)、碳酸氢镁(Mg(HCO?)?),是溶于水中看不见的,但经过加热,到达一定温度,便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CaCO?)、碳酸镁(MgCO3),它们呈白色粉状物漂浮在水中、或附着在容器(如锅、壶等)内,这就是水垢。
因此,水垢的主要成分就是白色的碳酸钙、碳酸镁。
(注意、注意,如果发现你家的水垢不是白色的,尤其是自来水,那肯定有其它污染物,建议要安装净水机了,不知道什么样的净水机管用,请留言)
2.“水垢”有害吗
水垢无害!不仅无害,恰恰还是好水的一个特征。
碳酸钙、碳酸镁进入胃中会与胃酸反应,释放出钙、镁离子和二氧化碳,钙、镁离子是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
3.为什么有的水有水垢,有的水没有
简单地说:正常的水烧开都会有水垢的,但有些商家为了商业目的,把水中所含的钙、镁离子干掉了(比如纯净水),当然就没有水垢了。
4.为什么说“好水”烧开都会有水垢
所谓好水、健康水,都是富含人体必需的钙、镁离子矿物质的,烧开就会有水垢产生,比如,所有的优质天然矿泉水如果烧开喝,水垢会比较明显。
但是、但是,不能说有水垢的水都是好水,因为有可能同时含有其它有害物质。
5.是不是水垢越多,水质就越好
那也不是,再好的东西也不能过量。
怎么判断?教你一个最简单的办法:
看包装上/标签上钙、镁的含量和溶解性总固体(TDS)值,好水都会写出来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饮用水中的营养素》给出的参考标准是:
钙的最低含量为20mg/L,最佳含量约为40~80mg/L
镁的最低含量为10mg/L,最佳含量约为20~30mg/L
TDS(溶解性总固体)值应该>mg/L(ppm)
有了以上基本标准,你就可以自己判断了。
6.请小编分析下:农夫山泉怎么样?
这又是把小编硬往水里推啊!
那就现学现卖吧,不谈感情,只谈指标,万一得罪了哪位爷,请直接留言开骂就是。
为了做好客观的分析,小编特意去超市买了一瓶,并做了TDS值测定(用雷军家的TDS笔测的,应该比较准)和关键指标对比,见下图:
小编的结论出来了:
单从钙、镁、TDS三个指标看,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最低含量是20、10、,而农夫的仅有4、0.5、46,差的还不是一点点。
这款农夫山泉用的是地表水(千岛湖),因此水质比较软,矿物质含量少,按照WHO的标准,算不上优质的饮用水,但远比上篇文章提到的那些纯净水(怡宝、哇哈哈、雀巢、康师傅)好多了。
(没看到上篇“纯水有害”文章的一定要看下)
编后语:
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健康意识增强了,对饮用水的认知和需求都在升级,本文主要是通过水知识的普及,让更多人知道什么是符合人体需要的好水、哪些是伪科学、哪些是谣传。无论你是普通消费者、还是饮用水的生产者、销售商,都欢迎不带恶意地讨论。另外,如果你有特别优质的、经得起推敲的好水、或普及水知识的好文章,欢迎联系小编,这里可以为你免费发布。
让我们一起共同治理中国水环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