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系列之《世界眼科新时讯》
年第二期:病例报道园地/CASEREPORT(三)
青光眼术后低眼压黄斑病变合并外层视网膜萎缩2例
病例报道1
患者女性,37岁,双眼既往有特发性中间葡萄膜炎、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双眼植入Retisert、Ahmed青光眼阀和人工晶体,右眼葡萄膜炎复发。给予口服强的松治疗后炎症缓解,视力恢复到20/40。SD-OCT发现黄斑结构正常。由于高眼压(IOP)25mmHg和视野进行性缺损,患者在外院行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术后1、5、7天IOP分别为0、0、,3mmHg,Seidal试验阴性,视力眼前指数。术后7天眼底视盘水肿,严重黄斑皱褶,视网膜血管迂曲,无脉络膜脱离。术后1月,视力20/,IOP6mmHg。频域相干断层扫描(SD-OCT)发现黄斑皱褶,外核层、外界膜(ELM)和椭圆体区(EZ)缺损。术后4月,视力20/,中心视力持续下降,IOP7mmHg。SD-OCT发现外核层、ELM和EZ继续缺损。术后葡萄膜炎无复发。
病例报道2
患者女性,40岁,既往有HLA-B27阳性葡萄膜炎,人工晶体眼,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左眼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复发。用药后IOP仍有35mmHg,视野进行性缺损。患者外院行Baerveldt引流管植入术。术后视力20/60,SD-OCT提示视网膜外层结构正常。术后10天,视力下降到手动,IOP0mmHg,滤过泡大,Seidel试验阴性。术后2周视力和眼压无变化,眼底检查发现视盘水肿,严重黄斑皱褶,视网膜血管迂曲,无脉络膜脱离。SD-OCT提示脉络膜皱褶,外核层、ELM和EZ缺损。滤过泡修补后10天,视力手动,IOP7mmHg,黄斑皱褶消失。SD-OCT再次发现外核层、ELM和EZ缺损。术后4月,视力、眼压和OCT结果无变化(图1)。术后葡萄膜炎无复发。
图1.病例2术前6周(A)、术后2周(B)、术后4月的SD-OCT影像。
讨论
这是首次报道青光眼术后低眼压黄斑病变出现外层视网膜萎缩。尽管葡萄膜炎会增加术后低眼压的风险,视细胞层、ELM和EZ的萎缩可能是由于后极部皱褶的机械性损伤造成。目前关于低眼压黄斑病变何时出现尚不清楚。大多数患者术后低眼压状态少于1个月,而外层视网膜缺损在术后2~4周即能观察到。既往有葡萄膜炎的患者可能是其危险因素,需要SD-OCT紧密随访。
来源:AfsharAR,etal.RetinCasesBriefRep.;10:96-99.
下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