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高眼压会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视力可全部丧失而致失明。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
中医称青光眼为“绿风内障”,以瞳神散大、视力骤降、头眼剧痛为主要表现,常在郁怒或劳倦后发作,起病急、发展快,若不及时治疗,数天内就可致盲。
其病因多因郁怒伤肝,肝郁化火生风,风火上扰于目;或因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化湿生痰,痰湿上阻;或因肝肾阴虚,精血耗损,目失滋养,引起目中玄府闭塞,目内气血津液不行所致,可分成以下4种类型。
肝胆火炽型表现为头痛剧烈、眼球胀痛连及目眶、视力下降、结膜充血、瞳神散大、眼珠硬,可伴恶心、呕吐及便秘。
心火内动型起病急,发病时眼珠胀硬疼痛,伴身热面赤,心烦眩晕,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肝郁气滞型在眼部主症的基础上,出现情志不舒,胸闷嗳气等表现。
阴虚阳亢型头目胀痛,视物模糊,眼珠硬,伴心烦失眠,眩晕耳鸣,咽干口燥,舌红少苔。
此外,对一些慢性青光眼,眼压持续偏高者,口服蜂蜜10毫升,每天2次,可使症状缓解;眼睛剧烈疼痛时,可加至每天3次,因为蜂蜜是一种高渗剂,服后能使血液渗透压增高,以吸收眼内水分,降低眼压。
诺寒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