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冷知识分享来了

文章来源: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发布时间:2021-10-9 14:25:41   点击数:
 

自来水冷知识又双双叒叕来了

你听过热缩冷胀吗??

你知道热水可以比冷水更快结冰吗?!

我原先也不知道!

虽然自来水君每天的工作都和水相关

可是当听到这些冷知识时

自来水君依旧大跌眼镜!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

今天,自来水君就给大家加加餐,开小灶,普及新的自来水冷知识啦!

01

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数字

水是生命之源,但是水的形态又是各种各样,三种相态相互存在共同作用于地球生态,水虽然常见,但是你又对这些数据知道多少?

1.水是地球表面数量最多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地球71%以上的表面。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水球。但是可供人类饮用的液态淡水资源却不到1%。我们得好好珍惜水资源。

2.你的身体有大约60%到70%的水,也就是说一个70kg的人体中,大约有42公升的水。

而人生的不同时期这个数字会有变化:一个月的胎儿体内大约有95%的水,到出生的时候,身体中的水就变到了77%,到了中老年就只剩60%左右的水分。

所以也有人说,人衰老的过程就是水分丧失的进程。

3.人不喝水的情况下只能活三天,在只喝水不进食的情况下能活23天!由此可见水的重要性。

4.人一年大约要喝升的水

5.五分钟的淋浴会用20公升的水

6.冲一次马桶会用8公升水,这差不多等于你一个月刷牙的用水量

7.生产一杯咖啡所需的咖啡豆需要公升的水

·生产1公斤牛肉需要公升的水

·制作2片面包需要公升水

·做1个三明治所需的奶酪,需要6公升水

·生产1公斤棉花足够制作1件衬衫和1条牛仔裤需要0公升水

02

水鲜为人知的自然现象

1.水的性质是热缩冷胀。

我们知道一般物体都是热胀冷缩的,可是水是一个例外。

在4℃以下的时候,水的性质是热缩冷胀的。

因为当温度为3.98℃(kPa)时水分子多以双分子缔合水分子的形式存在,分子占据空间相对减小,此时水的密度最大。如果温度再继续升高在3.98℃以上,一般物质热胀冷缩的规律即占主导地位,密度开始降低。

但是在4℃以下,水的性质是热缩冷胀,随着温度降低,密度也开始降低。

这也是为什么冬天的时候,水管结冰可能会破裂的原因。

2.低于0℃的水可以不结冰

过冷(supercooling)是指当水被降温到冰点(大气压下0℃)以下,却仍不结冰的现象。这发生在水中可作为凝结核的杂质极少时。但当温度继续降低直至水的成核温度(-42℃),整个水体又会迅速结冰。

3.世界不存在一模一样的雪花

雪花是水蒸气在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冰晶体,雪花在大气中生成,而大气状况复杂多变,随着雪花的随机降落过程,会经历一系列温度及湿度的变化,每一次变化都会导致晶体的结晶方式发生变化,导致了雪花的形状也千变万化。

4.冰箱中热水可以比冷水更快结冰

这个现象被称之为姆潘巴现象,又名姆佩姆巴效应,指在同等容器、同等体积、同等冷却环境下,温度略高的液体比温度略低的液体先结冰的现象。

这一现象尚无完美的论证,只有一些猜想性质的理论:热水蒸发更多;溶解的气体更少;对流使表面更热从而散热更快;与环境作用;过冷效应弱于冷水等等。

希望有与姆潘巴现象相关经验的水友们能在评论中与自来水君分享一下。

本期与水有关的冷知识都学到了吗?

如果有补充的冷知识欢迎各位水友在评论中分享出来哟!

我们致力于为您提供杭城用水的最新信息

我们致力于为您提供您最需要的用水服务

山无棱,天地合,永远不取关

杭州水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eterm.net/yyzl/155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