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恶性青光眼也称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多见于内眼手术后,最常发生于青光眼术后早期,是青光眼术后极严重的一种并发症。
发病机理主要为晶状体或玻璃体与水肿的睫状环相贴,后房的房水不能进入前房而向后逆流,并积聚在玻璃体内或玻璃体后。玻璃体腔容积增加,推挤晶状体-虹膜隔前移,导致整个前房变浅、房角关闭,眼压升高,形成恶性循环。治疗原则应尽快点用睫状肌麻痹剂散瞳及静脉滴注高渗剂降低眼内压,全身和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禁忌使用缩瞳剂毛果芸香碱。
(1)青光眼术后如前房不形成,伴眼压升高、充血等表现时,可能发生恶性青光眼,应尽快点用睫状肌麻痹剂:1%阿托品滴眼液及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每日3次;每晚用1%阿托品眼膏。
(2)抗炎药
①糖皮质激素类1%地塞米松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典必殊,Tobradex)、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帕利百,PolyPred)、1%泼尼松龙混悬液(百力特,PredForte)每日4~6次,使用次数可增加至每2小时1次。
②非甾体类抗炎药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或0.1%普拉诺芬滴眼液(普南扑灵,pranopulin)每日4~6次。
(3)降眼压药物
①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常用0.5%噻吗洛尔(Timolol)滴眼液每日2次。也可用2%卡替洛尔(美开朗,Mikelan)、0.5%左旋布诺洛尔(贝他根,Betagan)或0.25%倍他洛尔(贝特舒,Betoptics)代替。
②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0.2%溴莫尼定(阿法根,Alphagan)滴眼液每日2次,1%左旋肾上腺素滴眼液每日2次。
③局部碳酸酐酶抑制剂1%布林佐胺(派立明,Azopt)滴眼液每日2~3次。
(4)全身用药
①抗炎治疗
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静脉点滴,每日1次或甲泼尼龙注射液(甲强龙或美卓乐)按30mg/(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
②高渗剂脱水药常用20%甘露醇mL静脉滴注,30min内注射完。50%甘油盐水按1.5g/kg给药口服;异山梨醇口服溶液(易思清)每次50mL口服,每日2~3次。
③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每次0.25g或醋甲唑胺(尼目克司)每次25mg,每日2次。
前房完全消失的患者若经药物保守治疗病情无改善,应尽早选择手术干预,以免长期无前房而导致角膜内皮的损伤。
★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与高视远望公司联袂举办“第五届海德堡眼底摄影大师赛”正式开锣!
所有眼科医生、技术人员、学生均可参与。
大奖等你拿!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