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物质溶解的量

文章来源: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发布时间:2021-2-26 5:44:17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最专业 http://pf.39.net/bdfyy/bdfhl/

敲黑板记重点

一、固体溶解度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如果不说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2.四要素

①条件:一定温度

同一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溶解度是不同的,因此必须指明温度。

②标准:g溶剂

此处g是指溶剂的质量,不能误以为溶液质量。

③状态:饱和

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是比较同一条件下某种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方法,只有达到该条件下溶解的最大值,才可称其为溶解度。因此必须要求“达到饱和状态”。

④单位:g

溶解度是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常用单位为克(g)。

3.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①内部因素:溶剂和溶质本身的性质。

②外部因素:温度(与溶剂量的多少没有关系,因为已经规定溶剂为g)

二、溶解性

1.定义:根据物质在20℃时溶解度大小,人们把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2.数轴记忆法

①习惯上把“难溶”称为“不溶”,但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

②溶解性是物质溶解能力的定性表示;溶解度是物质溶解能力的定量表示。

三、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之间的关系

1.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g

2.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g+溶解度)

四、溶解度曲线

1.定义: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用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条曲线叫溶解度曲线。

2.溶解度曲线点的意义

①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该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处于饱和状态。

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的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③溶解度曲线下面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状态。

④溶解度曲线上面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过饱和状态(或有溶质未溶解)。

过饱和溶液:在较高温度下制成饱和溶液,慢慢地降到室温,溶液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超过室温的溶解度,但尚未析出晶体时的溶液叫过饱和溶液。

3.溶解度曲线变化规律

①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曲线为“陡升型”,如KNO3。

②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曲线为“缓升型”,如NaCl。

③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为“下降型”,如Ca(OH)2。

利用溶解度曲线比较不同物质溶解度大小时,一定要在相同温度的条件下比较。

4.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①可以查出某种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②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③可以确定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状况。

④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怎样制得某温度下的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5.根据溶解度曲线的走向得出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①曲线“陡”,方法:降温结晶法。

②曲线“平缓”,方法:蒸发溶剂法

五、气体溶解度

1.定义:气体的溶解度指这种气体在压强为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②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有关现象

①喝汽水后会打嗝,是因为汽水到胃部后所处环境温度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②天气闷热时,鱼几乎浮到水面上。

③水加热时,有气泡从水中冒出。

④不能用凉开水养鱼,就是因为凉开水中溶解的氧气太少,而不能供鱼儿呼吸。

●初中化学-物质溶解的量(Ⅰ)

●初中化学-溶液浓稀的表示

●初中化学-溶解与乳化(Ⅱ)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eterm.net/yyzl/133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