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答化学鉴别题

文章来源: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发布时间:2016-11-26 1:01:12   点击数:
                     一、鉴别物质的方法物理方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溶于水时是否放热或吸热、磁性等的不同,把物质鉴别出来的方法。

解题的依据包括:

1.根据物质的颜色不同,进行鉴别。在常见的物质中:

(1)黑色的物质:氧化铜(CuO)粉末、木炭粉(C)、二氧化锰(MnO2)粉末、四氧化三铁(Fe3O4)等。

(2)紫红色的物质:高锰酸钾(KMnO4)、红磷(P)等。

(3)红色物质:氧化铁(铁锈)(Fe2O3)、氧化汞(HgO)、铜(Cu)等。

(4)淡黄色固体:硫。

(5)蓝色固体:氢氧化铜(Cu(OH)2)。

(6)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Fe(OH)3)。

(7)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和硝酸铜溶液。

(8)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和硝酸铁溶液。

(9)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和硝酸亚铁溶液。

(10)其它初中常见的物质中,固体大部分都是白色的,大部分的溶液是无色的。

2.根据物质的气味不同进行鉴别。

(1)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二氧化硫和氯化氢等气体。

(2)有特殊气味的液体:乙醇。

(3)其它气体、液体和固体是没有气味的。

3.根据物质的溶解性进行鉴别。

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中,硫酸钡、氯化银、碳酸钙、碳酸钡、氢氧化镁都是白色不溶于水的物质。氢氧化钙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微溶于水。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反而减小,因此加热饱和的石灰水,溶液会变浑浊,但这是一种物理变化。

其它常见物质大多能溶于水

4.根据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改变:

溶解时溶液温度升高的有:浓硫酸、氢氧化钠等;溶解时溶液的温度降低的有: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钾、尿素等。

5.利用磁铁吸引。铁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可以被磁铁吸引。

例如,设计实验鉴别氢氧化钠、硫酸钡、硝酸铵和氯化钠四种物质。可以把它们分别溶于水,不难溶于水的是硫酸钡;能溶于水,溶液没有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

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是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变化中现象的不同,对不同的物质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

1.酸碱指示剂法:利用酸、碱和大部分盐的水溶液遇酸碱指示剂呈现不同颜色,对物质进行的鉴别。

例如,有四瓶无色溶液,它们是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盐酸和硝酸钾溶液。设计实验把它们一一鉴别出来。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显中性、盐酸显酸性;首先用紫色的石蕊试液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鉴别出来;然后再用硝酸银溶液把氯化钠和硝酸钾溶液鉴别出来。

解:分别取四种无色溶液各1-2ml分装在四支试管中,各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的是盐酸,变成蓝色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不变色的是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再取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溶液各1-2ml分装在两支试管中,滴几滴硝酸银溶液,没有现象发生的是硝酸钾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Cl+AgNO3═══NaNO3+AgCl↓。

2.PH试纸法。利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PH>7时,溶液显碱性,PH=7时溶液显中性,PH<7时溶液显酸性。能把含有酸、碱或中性盐的物质鉴别开来。

例如,怎样鉴别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钾溶液和稀硫酸三种无色溶液。

分析:可以用PH试纸分别测三种溶液的PH,PH>7的溶液是碱溶液,PH=7的溶液是中性溶液,PH<7的溶液是酸性溶液。

解:分别用玻璃棒蘸三种无色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和标准比色卡对比,PH>7的溶液是氢氧化钙溶液,PH=7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PH<7的溶液是稀硫酸。

3.气体法。利用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酸与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的化合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碱与含铵根的盐反应生成氨气对物质进行鉴别。

例如:怎样鉴别硫酸钠和硫酸铵两种无色溶液。

分析:可取样后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有刺激性气体生成的是硫酸铵溶液,没能明显现象发生的溶液是硫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

4.沉淀法。利用两种物质反应后生成的沉淀以及沉淀的颜色和沉淀是否能溶解于酸的性质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

例如,有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仅用一种试剂,一次实验就能把它们一一鉴别出来。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中的OH-与Cu2+或NH4+会反应发生明显的现象,氯化钡溶液中的Ba2+与SO42+或Cl-与Ag+会生成白色沉淀……。所选试剂应是含有Cu2+、NH4+、Ag+和SO42-构成的化合物。

解:所选是剂是硫酸铜溶液或硫酸铵溶液。

分别取四种无色溶液各1-2ml分装在四支试管中,各滴几滴硫酸铜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溶液是氯化钡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发生的溶液氯化钠溶液,既有白色沉淀生成又有蓝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钡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aCl2+CuSO4═══CuCl2+BaSO4↓;

2NaOH+CuSO4═══Cu(OH)2↓+Na2SO4;

Ba(OH)2+CuSO4═══Cu(OH)2↓+BaSO4↓

二、物质鉴别的题型

1.不用试剂的鉴别题

这类试题的特点是除了要鉴别的几种试剂可以使用外,不准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把几种物质鉴别出来。它又分两种题型,一种是先用物理方法鉴别出一种试剂,用它作试剂对剩下的物质进行鉴别,依此类推,直到把所有的物质都鉴别出来;另一种是让被鉴别的一组物质两两进行反应,然后对发生的现象进行综合分析,把它们一一鉴别。

例如,不用其它试剂,把氯化钠溶液、氯化镁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四种溶液一一鉴别出来。

分析:“不用其它试剂”现有的四种溶液是可以使用的。首先考虑物理方法,发现四种溶液中,只有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其它溶液均没有颜色,可以鉴别出硫酸铜溶液;再用硫酸铜溶液作试剂,鉴别出氢氧化钠溶液;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氯化镁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解:四种溶液中,呈蓝色的溶液是硫酸铜溶液。取剩下的三种无色溶液各1-2ml分装在三支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镁溶液;再取剩下的两种溶液各1-2ml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镁溶液,没有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OH+CuSO4═══Cu(OH)2↓+Na2SO4;2NaOH+MgCl2═══Mg(OH)2↓+2NaCl

2.限用试剂的鉴别题。

这类鉴别题所用试剂,不能超过题目所设定的限量。方法是要从被鉴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产生明显现象的反应着手,进行综合比较,找出所用的试剂。

例如,只用一种试剂把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钾和硫酸钠四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

分析:硫酸铵中的NH4+用OH-鉴别、SO42-用Ba2+鉴别,氯化铵中的NH4+用OH-鉴别、Cl-用Ag+鉴别;硝酸钾没有特别的鉴别方法;硫酸钠中的Na+没有鉴别方法、SO42-用Ba2+鉴别。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用Ba(OH)2溶液或AgOH溶液都可以,但氢氧化银是一种不存在的物质,只能用氢氧化钡溶液。

解:分别取四种无色溶液各1-2ml分装在四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有刺激性气体生成的是氯化铵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钠溶液,既有刺激性的气体生成,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铵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硝酸钾溶液。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H4Cl+Ba(OH)2═══BaCl2+2H2O+2HN3↑;Na2SO4+Ba(OH)2═══BaSO4↓+2NaOH;

(NH4)2SO4+Ba(OH)2═══BaSO4↓+2H2O+2HN3↑

3.不设条件的鉴别题

这类鉴别题不设置任何条件,但是在选择试剂时,还是要选择那些现象明显,一次能鉴别出较多物质的试剂,以确保答题简捷,节约做题时间。

例如,有七瓶无色气体,它们是空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中的一种,试设计实验把它们一一鉴别出来。

分析:七种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溶解性尽管有差异但溶解性现象不明显,物理方法不能使用,可考虑化学方法。氮气和二氧化碳能灭火,其中,二氧化碳还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氢气、甲烷和一氧化碳有可燃性,燃烧后的产物可以观察水珠或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解: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到七瓶气体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空气;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气体燃烧,瓶壁上没有水珠的是一氧化碳,有水珠的是氢气和甲烷,再向这两个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的是甲烷,没有变化的是氢气;木条熄灭的是氮气和二氧化碳,再向两个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没有明显变化的是氮气。

                          







































北京最大白癜风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eterm.net/jbxj/1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