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妈是林甸的一名居民,医院诊断为“青光眼”,因当时病情较轻,行双眼激光虹膜周切术,术后患者自觉不错,自以为手术后就和青光眼说拜拜了,从此再也未去眼科复查。
一晃十年过去了,孙大妈双眼视力随着岁月流逝也逐渐下降,特别是左眼,看近处物体都很困难,“不痛不痒地”自认为是白内障,医院一检查吓了一跳。
让我们看看孙大妈的检查结果:
这是右眼前节照相,箭头所示的为激光虹膜周切洞。
这是左眼前节照相,箭头所示的为激光虹膜周切洞。但我们可以看到左眼的瞳孔比正常人要大,为什么呐?因为视神经萎缩!让我们再看看眼底照片。
正常人的眼底照片是这样的:
正常人的视神经是淡红色的,C/D=0.2
而孙大娘的眼底照片是这样的:
这是右眼眼底照片,C/D=0.65
这是左眼眼底照片,可以看到视神经已经苍白,C/D=0.95,典型的青光眼视神经萎缩。
那么让我们再看看孙大妈的视野:
右眼的视野显示有早期改变
左眼视野显示已为晚期损害。
那么正常人视野应该是什么样呐?小编为大家画了一张模拟图,简单的从颜色看就是颜色越浅,如黄色或绿色就基本正常,如果为红色或黑色就是看不见的地方。
对照后我们会发现,孙大娘的左眼眼底及视野均已为晚期改变,那么什么是罪魁祸首呐?
是眼压!复查时医生发现孙大娘右眼眼压26.0mmHg左眼眼压38mmHg,因为孙大娘的眼压一点点增高,她并没有太多的不适感,医院复查,所以没有及时发现眼压增高,随着眼压增高,她的视神经受损越来越重,进而发展为视野缺失,甚至失明。
请大家记住:青光眼是终身疾病,即使手术了,也需定期复查。因为:
1、原发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为80%左右,而先天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难治型青光眼成功率仅为50%左右。也就是说不是每个病人手术后眼压都能维持正常,即使眼压正常也不能说明青光眼已治愈,一段时间可能眼压还会有波动,定期复查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调整治疗措施,必要时可能还需再次手术。
2、各种青光眼手术都会有副作用或并发症出现的可能,如不及时发现处理,将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3、即使手术后眼压正常,视功能仍有可能继续恶化,如果定期复查,医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尽量挽救患者视功能。
4、青光眼术后的眼压失控,往往患者本人无明显症状,如不及时发现处理,将会丧失有用的视功能。
那么,术后复查内容是什么呢?
1、眼压:眼压是判断治疗效果的主要标准,医生一般通过眼压来调整用药及其他治疗方法。
2、视野:视野对青光眼病情判断起关键作用,如果视野损害有扩展,即使眼压正常也需增加抗青光眼药物,因为此时的病情说明需要更低的眼压才能维持正常功能。
3、视神经:也就是我们说的眼底检查,通过眼底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视神经损害是否加重。
4、用药情况:因为青光眼需要终身治疗,复查时医生要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以便于调整药物使用。
有了孙大妈的教训,我们一定要记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