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青光眼手术是最近10多年青光眼手术方面非常瞩目的进展,相比于已经做了50多年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有手术损伤小,成功率高,术后患者管理方便等优点。年我的一位年医院做了“手术”(一种微创青光眼手术),回来找我复查,我发现降眼压效果非常好,而且也不用自己按摩,下定决心我要转型尽快开展。因为微创青光眼手术种类很多,很多手术方式的效果还在观察中,我选择了其中有突出优势的几种手术方式首先开展。在“青光眼随诊记录-2”中我介绍了几个患者。下面再列举几例:
病例1:82岁的梁伯伯,曾是当地著名的医生,晚年在家中养老,逐渐觉得视力下降严重,很影响生活了,来爱尔检查发现“双眼假性囊膜剥脱综合征继发青光眼”,而且还合并了严重的白内障,视力右眼:眼前光感,左眼0.2,眼底绝大部分视神经已经萎缩了,经过详细沟通,伯伯同意了我的建议:双眼白内障手术+GATT。GATT是一种微创青光眼手术,可以在白内障手术的同时把阻塞房水的小梁网全周切开,从而降低眼压。手术手后视力双眼居然恢复到了0.5,眼压一直维持在15以内,重要的是完全不需要患者自己护理,我们双方都很方便。家属还特地写了感谢信给我。
病例2:
上次提到的许女士,医院做过手术,又复发了,目前双眼眼压高,都已发展到了晚期,濒临失明。因为她特别焦虑,我先给她做了一只眼睛,观察了半年,她也发现,这种新型手术不只效果好,而且不需要按摩护理,也很方便,所以下定决定又找我做了第二只眼睛,目前已经术后1个月了,双眼眼压都是12左右。对失明的恐惧心理也在逐渐的好转,愿她未来的日子都是晴天。
记录3:王女士和闫女士都患有一种少见的继发性青光眼:ICE综合症,这种疾病因为不明原因的角膜内皮出现增生,阻塞了房角导致了青光眼,传统的手术效果极差,一般几个月内就失败了,所以很多医生都会提前告知预后很差,患者也往往会辗转各地寻求最好的方案。在我之前确诊的17例患者中基本都以失明告终,我能随访到的有3例因为疼痛已经摘除眼球。去年我开会听到我开展的穿透性粘小管成形术对这个病效果不错(4年成功率90%左右),之后随诊了一例去外地做这个手术的患者,发现的确很好。王女士确诊后,我建议她可以试一试这个手术,并把那个患者的联系方式告诉了她,让他们自己交流。她选择了“考虑一下”,我也很理解。一个月后,我再次联系她,她医院就诊,说的和我一致。最终选择了同意我的建议。目前手术后已经半年,眼压一直在12左右,视力也恢复的不错。
闫女士,是我确诊的第20例ICE,在外院确诊后经人介绍找到我,我和她详细沟通后,因为担心她再走王女士的老路,同样把王女士的联系方式给了她。后来她也同意了手术,目前已经手术后1个月,眼压在14左右,也很好。
ICE综合症以前是手术的禁区,因为糟糕的效果,很少有医生愿意做手术治疗,这个两例患者,虽然沟通相当费力,目前看效果还是不错的,期待将来有个好的结局。
4:46岁的王女士,因为青光眼已经让我做过4次手术了。她很信任我,但是很无奈,因为她年轻,所以之前采用的小梁切除术,复发率比较高,去年初我给她做了引流阀手术,可惜又因为阀体暴露又得取出,眼压用药物控制也不好。我建议她再做一次手术。说实话,做这个决定,对于我们双方都不容易。最终,还是同意了我的建议。目前手术后快4个月了,眼压一直很好。她每次复查时间都很短,因为眼压好,我们也都很开心。想想,如果早几年开展这个手术就好了。
结语
微创青光眼手术从效果和安全性等方面都很有优势,不足之处就是技术难度和手术耗材贵。目医院还很少,期待未来不断改进,降低技术门槛,降低耗材价格,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END周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