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满分规律总结,果断收藏

文章来源: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发布时间:2016-11-19 11:37:34   点击数:
 

小编:

初中的化学不在于难度

而在于如何快速掌握规律

小编真情总结果断收藏

1金属活动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按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1.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4.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

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

2物质的检验

1.酸(H+)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碱(OH-)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3.CO32-或HCO3-的检验

  将少量的盐酸或硝酸倒入盛有少量待测物的试管中,如果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此气体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果石灰水变浑,则证明原待测物中CO32-或HCO3-的存在。

4.铵盐(NH4+)

  用浓NaOH溶液(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3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1.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2.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3.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4.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4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1.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2.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3.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未完待续









































?白癜风怎么治疗好
?白癜风最佳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eterm.net/hbyx/1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