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视眼科原创资讯
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青光眼是全球主要致盲疾病之一,控制眼压是其治疗的重要目的。拉坦前列素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一线用药,主要通过增加房水流出降低眼压。BOL--X(LBN)是一种新型的降眼压药物,其具有双重机制,不但有前列腺素F2α受体激动剂作用,同时也可产生NO,从而降低小梁网阻力,增加房水外流。
为了评估不同浓度LBN的有效性与人体耐受性,并比较其与0.%拉坦前列素的降眼压效果,找出最佳作用浓度的LBN,医院眼科中心、以Dr.RobertN.Weinreb为首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一项临床研究。研究入组对象为例≥18岁的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5组,分别采用0.%拉坦前列素、0.%LBN、0.%LBN、0.%LBN、0.%LBN点眼,采用每晚8点给药的方式治疗28天,并在第1、7、14、28和29天分别采用压平法测量患者8、12、16点的眼压。最终共例患者完成研究,平均年龄61.0±11.44岁,女性居多,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分别占27.6%和72.4%,5组间人口统计学信息无显著差异。
从药物降低眼压的效果来看,所有5组患者用药后眼压较基线值均有显著下降,使用LBN的4组其降压效果与药物浓度相关,以0.%和0.%组效果最为显著,且此2组与拉坦前列素组相比,日间眼压下降的程度更多。根据第29天的访视结果,使用0.%LBN的患者,在末次用药36-44小时后眼压仍保持较理想水平。此外,这一组患者眼压小于18mmHg的比例也较使用拉坦前列素组更大。
从药物安全性方面来看,使用LBN组报道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约为拉坦前列素组的2~3倍,最常见的是眼疼,而拉坦前列素使用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眼红。但所有记录到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未发生与用药相关的严重全身不良反应。
结合以上两方面考虑,0.%LBN可能成为比较理想的新型降眼压药物,但仍需进一步临床评估。既往研究表明,在青光眼患者治疗开始的头3个月内,眼压每多降低1mmHg,6年内可追踪到的视野缺失将减少10%。而0%LBN与0.%拉坦前列素相比,能够多降低患者眼压1.23mmHg,这可能预示着将来广泛的应用前景。
原文:WeinrebRN,OngT,ScassellatiSforzoliniB,VittitowJL,SinghK,KaufmanPL;VOYAGERstudygroup.BrJOphthalmol.Jun;99(6):-45.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按钮,进入APP下载页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