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解析(供参考)
一、灵活应用溶解度概念知识解题在t1℃时,2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15克X,t2℃时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0克Y物质。则X和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A.XYB.XyC.x=YD.无法确定依题意知:本题对溶解度的概念进行了另一种较为抽象的理解,即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最多溶解某物质的质量,说明该溶液已经达到饱和.按照溶解度的定义计算:X物质的溶解度应为:15克/20克×克==75克;Y物质的溶解度应为:30克/50克×克==60克.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本题不对溶解度的定义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容易误选A选项.由于X和Y两物质所对应的温度不相同,故溶解度是无法进行比较的.故本题的答案为:D.某温度下,将A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分成等质量的2份。向第一份加入9克A物质,充分搅拌,还有1克固体不能溶解;将第二份溶液蒸发掉40克水,并恢复到原温度,溶液恰好饱和(无A析出),则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A.40克B.20克C.8克D.无法计算由题意分析可知:本题含有两个隐含条件:(1)分成两等份的溶液中蒸发掉40克水都恰好能形成饱和溶液(2)蒸发掉40克水恰好能溶解9-1==8克A物质。因此原题意可以转化为:某温度下,8克A物质(不含结晶水)溶解在40克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试求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显然,经过题意转化后给解题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直接求出答案为:8克/40克×克==20克。故本题的答案为:B。二、灵活应用溶液组成知识解题要使A克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变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0.8A克水B.加水使溶液的质量为2AC.蒸发水,析出0.1A克固态食盐D.加入2A克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本题是考查关于溶液组成知识的一道综合性较强的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充分理解和应用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对于A:加入0.8A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20%)/(A+0.8A)==11.1%对于B:加入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20%)/2A==10%对于C:蒸发水,析出0.1A克固态食盐后溶质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但溶液的质量变为A-0.1A==0.9A,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10%对于D:加入2A克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20%+2A×5%)/(A+2A)==10%综合以上分析得:答案为B、D。三、灵活运用溶解度概念解决结晶问题的计算A、B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要用结晶法从A和B的混合物中提取A(不考虑A、B共存时对各自溶解度的影响)。(1)取50克混合物,将它溶于克热水,然后冷却到20℃。若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则混合物中B的质量分数(B%)最高不能超过多少?(写出推理及计算过程)(2)取W克混合物,将它溶于克热水,然后冷却到10℃,若仍然要A析出而B不析出,请写出在这两种情况下混合物中A的质量分数(A%)应该满足的关系式(以W,a,b表示,只需将答案填在横线上)当Wa+b时,A%当Wa+b时,A%(1)在20℃时,若要使B不析出,该溶液中B的质量不能超过20克.由于A和B的质量总和为50克,所以此时A的质量超过30克,大于其溶解度,A析出,符合题意.即50克×B%≤20克,即得:B%≤40%或B%40%.(2)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至少要满足:A%==a/(a+b),因为Wa+b,则A%a/W;而当Wa+b时,则aW-b,则有A%≥(W-b)/W或A%(W-b)/W.四、溶解度和溶液组成知识的综合应用某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20克,在20℃时将该物质20克投入80克水中充分溶解,则该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25%B.20%C.16.7%D.无法计算本题是一道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综合计算题,也是一道容易错解的试题。依题意知首先必需依据溶解度计算出80克水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设最多溶解的质量为X)则有X/80克==20克/克X==16克,然后依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计算得:16克/(16克+80克)×%==16.7%?编辑:珂珂
?标签:中考化学备战中考专题解析
?更多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