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周科普正确认识青光眼

文章来源: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发布时间:2020-9-22 10:51:19   点击数:
 

睛彩人生

1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组威胁和损害视神经视觉功能,主要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的临床征群或眼病。最典型的表现是视盘的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的特征性缩小。

2

青光眼的分类

可以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发育性青光眼、混合性青光眼。

3

青光眼的病因

病理性眼压增高是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眼压增高的原因是房水循环的动态平衡受到了破坏,少数由于房水分泌过多,但多数还是房水流出发生了障碍。其他的高危因素是眼球局部解剖学变异、年龄、种族、家族史、近视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流变学异常等。

4

青光眼的症状

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起病较急,表现为突然的视力下降,甚至于暴盲、虹视,伴额部疼痛或鼻根部酸胀。如果时房角完全关闭,可以出现突发的剧烈眼胀、眼痛、畏光、流泪、结膜充血等,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急性发作后可进入视神经持续损害的慢性期,直至视神经到严重破坏,视力降至无光感,无法换回的绝对期。

2)、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发病年龄30岁以上。此型发作一般都有明显的诱因,表现为眼部干涩、疲劳不适、胀痛、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虹视头痛、失眠血压升高,休息后可缓解。有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即可失明,此型最易被误诊。

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人,多数患者有家族史,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常是疾病发展到晚期,视功能严重受损时才发觉。患者眼压虽然升高,前房角始终是开放的。

5

诊断依据

临床症状,眼部体征及病理性眼压增高、视盘的凹陷性萎缩、视野的特征性缩小,房角检查可明确开角或闭角。可初步作出诊断。

6

治疗

治疗目的:主要是降低眼压,减少眼组织损害,保护视功能。

治疗方法: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要局部和全身联合用药,以迅速降低眼压。眼部症状平稳后考虑抗青光眼手术。2)、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初期可用药物局部治疗,若药物不能控制眼压或已有明显视神经损害,需做滤过手术治疗。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可先试用药物治疗,控制眼压在安全水平,并定期复查。药物治疗不理想可用激光治疗,或手术治疗。目前常用滤过手术或房角手术治疗。4)继发性青光眼:治疗原发病,同时降眼压治疗。若眼压控制不良,可针对继发原因做相应的抗青光眼手术治疗。

7

预后情况

青光眼引起的视功能伤是不可逆的,后果极为严重。早发现、早诊断,合理治疗,可终生保持有用的视功能。青光眼是终身疾病,医院复查视力、眼压、眼底、视野等。

8

日常护理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青光眼患者居家要保持精神愉快,生活有规律,避免情绪波动,注意劳逸结合,尽量减少急性发作机会。过分担心、忧郁、愤怒、紧张不安、过度兴奋等情绪波动都可能导致青光眼的发作。患者不要在暗室或暗环境中久留,以免瞳孔散大,虹膜拥挤,导致眼压升高。饮食调理,进食易消化、清淡营养丰富的软食,多吃含粗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促进肠蠕动动,保持排便通畅,避免刺激性食物。青光眼患者的家属也应提高警惕,及时做青光眼检查,以排除患青光眼的可能。

9

易感人群

任何年龄都可能患上青光眼。特别是高度近视或远视、青光眼家族史、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属于高风险人群,医院做青光眼的相关检查,以排除或早期发现青光眼,及早治疗。

张晓辉

副主任医师、眼科硕士。医院一病区主任;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哈尔滨市哈南青年联合会委员;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中西医结合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临床独立开展青光眼,白内障,泪器病,眼眶病,斜视的手术治疗。尤其擅长青光眼白内障的联合手术治疗。

资历:05年眼科硕士毕业后,系统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先后轮转青光眼科,白内障科,玻璃体视网膜科,眼内科等,完成眼外伤住院总工作一年。经过白内障系统培训(理论授课+动物眼练习),曾参与“亮睛工程”扶贫白内障手术。医院、医院眼眶病研究所。目前完成各类手术例。发表SCI文章一篇,主持获得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奖一等奖一项,参与获得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奖一等奖、二等奖多项。在《中华眼科杂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眼科新进展》、《中国航天医学杂志》、《中国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等杂志发表文章多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eterm.net/zlsd/12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