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时,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NaNOg
B.NaNO3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C.温度升高,溶液中NaNO3的质量分数增大
D.30℃时,NaNO3饱和溶液降温后有晶体析出
温度升高时,NaNO3溶液中溶质、溶剂质量均没有变化,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溶液中NaNO3的质量分数不变。
C
20.(·潜山市三模)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
C.t2℃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甲、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
D.t1℃时,将10克甲物质放入5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0克
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3.1%≠30%,故B错误;t2℃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解度相等,所以甲、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故C正确;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5g,所以将10克甲物质放入5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57.5克,故D错误。
21.(·贵池区三模)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1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B.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4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故A错误;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C错误;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3.3%≠50%,故D错误。
22.(·大观区校级模拟)如图为Na2Cr2O7和Na2SO4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Na2Cr2O7大于Na2SO4
B.20℃时,Na2Cr2O7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
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50℃时,将gNa2Cr2O7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50gNa2Cr2O7晶体
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大小,故A错误;20℃时,Na2Cr2O7的溶解度是80g,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4.4%≠80%,故B错误;硫酸钠的溶解度在大于50℃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C错误;50℃时,Na2Cr2O7的溶解度是g,10℃时,溶解度为60g,所以将gNa2Cr2O7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50gNa2Cr2O7晶体,故D正确。
23.(·马鞍山模拟)如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30℃时,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相等
B.4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1∶3
C.将40℃硫酸钠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都有晶体析出
D.30℃时,将硫酸钠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质质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
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是50g,所以硫酸钠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50g∶g=1∶3,故B正确;将40℃硫酸钠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溶解度都会减小,所以都有晶体析出,故C正确;30℃时,将硫酸钠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解度始终大于30℃时的溶解度,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
24.(·蜀山区校级模拟)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C)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t1℃时,将1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到60ga的饱和溶液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除去a中混有的少量c物质,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
据图可以看出,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故A正确;t1℃时,a的溶解度为20g,将1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到60ga的饱和溶液,故B正确;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故C错误;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除去a中混有的少量c物质,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故D正确。
25.(·瑶海区二模)四种常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
A.20℃时,硫酸铵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B.40℃时氯化钾不饱和溶液升温可制成饱和溶液
C.60℃时硫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D.80℃时氯化铵、氯化钾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得到不饱和溶液
20℃时,四种物质中,硫酸铵的溶解度最大,所以饱和硫酸铵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故A错误;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40℃时,氯化钾不饱和溶液降温可制成饱和溶液,故B错误;60℃时,硫酸钾的溶解度是20g,所以硫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7%≠20%,故C错误;80℃时,氯化铵、氯化钾两种饱和溶液混合,溶剂质量增大,溶质质量不变,所以得到不饱和溶液,故D正确。
26.(·安徽模拟)如图是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无法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NaNO2和NaCl两种溶液
B.NaCl中混有少量的NaNO2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NaCl
C.一定条件、相同温度下,在CH4、O2、CO、He中CH4的溶解度最大
D.一定条件下气体溶解度只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只要用相同质量的溶剂,完全溶解相同质量的NaNO2和NaCl,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A错误;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不明显,故当NaCl中混有少量NaNO2时,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NaCl物质,故B正确;由图可知一定条件、相同温度下,在CH4、O2、CO、He中CH4的溶解度曲线总在最上面,溶解度最大,故C正确;由图可知一定条件下气体溶解度只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D正确。
27.(·砀山县三模)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20℃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10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20℃时,图2中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乙中混有少量甲,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乙
C.升高温度可使试管中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增大
D.从20℃降温到t℃,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甲比乙小
20℃时,图2中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错误,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故A错误;乙中混有少量甲,因为乙是a,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比甲大,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乙,故B正确;升高温度可使试管中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乙不变,故C错误;从20℃降温到t℃,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D错误。
28.(·庐江县模拟)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R是KNO3或NH4Cl中的一种。
关于图2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R是NH4Cl
B.烧杯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烧杯③
C.若使烧杯③中的固体溶解,只能采用加水的方法
D.烧杯①、②、③中,只有烧杯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在t2℃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小于60g,而蒸发g水后烧杯中没有固体析出,故R是硝酸钾,故A错误;烧杯①中的是不饱和溶液,烧杯②中是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烧杯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烧杯③,故B正确;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明显,故还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使固体溶解,故C错误;t2℃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g,故②中的溶液恰好是饱和溶液,故D错误。
29.(·霍邱县二模)硝酸铵(NH4NO3)可用于制作烟火和炸药等,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温度/℃
0
5
10
15
20
25
30
溶解度/g
A.硝酸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2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g硝酸铵
C.将硝酸铵饱和溶液从0℃升温至20℃时,仍为饱和溶液
D.25℃时,硝酸铵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5
由硝酸铵的溶解度表知,硝酸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错误;20℃时,硝酸铵的溶解度为g,20℃时,g水中最多能溶解g硝酸铵,故B错误;硝酸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硝酸铵饱和溶液从0℃升温至20℃时,溶解度增大,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C错误;25℃时,硝酸铵的溶解度为g,则硝酸铵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g∶g=11∶5,故D正确。
30.(·霍邱县一模)图表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根据所给图表(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氢氧化钠
碳酸钠
20℃
40℃
20℃
40℃
水
g
g
21.8g
49g
酒精
17.3g
40g
不溶
不溶
A.上述图像表示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B.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
C.40℃时,若将50gNaOH分别投入到g水和g酒精中,都能形成饱和溶液
D.40℃时,将适量CO2通入饱和的NaOH酒精溶液中,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
碳酸钠在20℃、40℃时,不溶于酒精,所以上述图像表示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不是碳酸钠,故A错误;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知,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故B正确;40℃时,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g,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将50gNaOH分别投入到g水和g酒精中,酒精中能形成饱和溶液,在水中是不饱和溶液,故C错误;40℃时,将适量CO2通入饱和的NaOH酒精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因为生成的碳酸钠不溶于酒精,故D错误。
推荐阅读●安徽中考化学选择题必考点突破1化学式意义及其计算
●安徽中考化学选择题必考点突破2元素周期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