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百个水源年以来监测发布均超标,

文章来源: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发布时间:2020-11-10 23:04:28   点击数:
 

还记得我们介绍过的“蔚蓝城市水质指数”吗?(戳《全国城市水质地图首发你关心的水质手机可查!》)“蔚蓝城市水质指数”基于政府公开的水环境数据计算得出,由地表水、地下水和水源地三个分指数组成,这一期详细讲讲大家最关心的水源地水质分指数。

图1蔚蓝地图APP上的蔚蓝城市水源地水质指数总图

想看看你关心的城市的具体得分,只需打开新版蔚蓝地图APP,点击“地图-水质—长期—水源”,在城市色块上点一下。

图2参看选定城市的水源地分指数

饮用水源地水质指数分级及含义:

优(深蓝色):总分相当于水源地水质平均达到或优于II类,且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已完成。

良(浅蓝色和绿色):总分相当于水源地全年达标,且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已完成。

一般(黄色和深黄色):总分相当于水源地平均全年超标1次以内,且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已完成。

较差(橙色和橙红色):总分相当于水源地平均全年超标3次以内,且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完成达到50%但不到%。

差(紫红色和紫色):总分相当于水源地平均全年超标4次以上,且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完成不足50%。

根据上述分级标准,全国饮用水源地水质优和良好城市占44%,较差和差的城市占20%。

点击浮框里的“查看全国排名”,可以查看各地的饮用水水源水质、等级和排名。

图3水源地分指数排名前列城市

蔚蓝城市水源地分指数的基础数据来自全国省、市、县区三级生态环境部门的公开信息,包括年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给县级水源地和地级及以上城市水源地)历次水质报告和环境问题清单整改进度报告,共涉及处水源地,其中地表水水源地处,地下水水源处;地级及以上水源地处,县级水源地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指供水人口在0人以上的水源地。据统计,全国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服务人口将近5.6亿人。

在每个城市得分的背后,隐藏着年全国水源地水质的真实状况,想知道?往下看。

01

饮用水源总体达标率较高

图4全国城市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布

年全国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年达标率(指年历次监测均达标)为91.79%,地级及以上水源地达标为90.89%,县级水源地达标率为92.20%,县级略好于地级。

从城市来看,有个地级以上城市、22个省辖市/县全年达标。天津、重庆、福建、海南、湖北五个省级行政区的县级及以上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

02

水源水质最差的倒数14城市均在北方

蔚蓝水源水质地图得分倒数14位城市的全年达标率低于66.66%,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城市均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从所有参评城市来看,北方城市的得分也比南方城市相对更低。这是为什么呢?

图5蔚蓝水源水质地图得分倒数城市

北方城市水源以地下水为主,南方以地表水水源为主,地表水水源地全年达标率高达94.45%,地下水水源地仅为85.99%,地下水水源水质明显逊色于地表水水源,导致以地下水水源地为主的城市的得分低于地表水水源为主的城市。

图6全国饮用水源地类型

为什么地下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较低呢?地下水水源地水质受天然地质条件影响较大,一些地区地下水总硬度、铁、锰、硫酸盐、氟化物、溶解性总固体等长期超标,如东北、内蒙古东部、河北、山西、安徽、新疆部分地区地下水中氟浓度较高,东北、内蒙古东部和东北部分地区地下水铁、锰浓度较高,内蒙古通辽地下水的砷浓度较高。

不过,地下水水源地水质虽更多受限于天然地质条件,但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大肠菌群、总氮等指标超标提示着人为污染的渗入,同时,矿产开采,尤其是煤炭开采,也对地下水水源有明显影响。例如山西省临汾市多个地下水水源地多年来总硬度、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超标,即是由于矿坑水下渗和煤层、围岩中的污染物迁移增强,以及大量煤矸石、灰渣和炉渣长时间暴露堆放,经过长期氧化、淋溶,形成高浓度或酸性的下渗水,导致岩溶含水层被污染。

图7左图:山西省超标水源地,右图:山西省熔岩大泉污染现状图[1]

至于北方城市以地下水水源为主的原因,倒并不是因为北方地下水资源比南方更丰富,而是地表水水资源量和地表径流量总体明显少于南方。尤其当有限的自净能力遇到较大的污染负荷时,水质更难保持。

03

逾百个水源地年以来监测发布均超标

年,27个省级行政单位涉地级市/省辖县处水源地出现过水质超标,其中个水源地在年历次监测中全部超标,含地下水水源81处、地表水水源26处;地级及以上水源地32处、县级水源地75处(名单详见附表)。

图8年全年超标水源地分布

04

69个水源地毒理指标超标

全国水源地水质超标项目共有31个,地表水水源地超标次数最高的项目是总磷、硫酸盐、总氮,地下水水源地是锰、铁、总硬度。

在水源超标项目中,铍、锑、钼、砷等元素或其化合物会对人体产生毒害,因而水源水质中出现毒理超标项目需引起重视。年,全国水源地水质监测报告以下12种毒理指标超标,分布于35城市,涉及69个水源地。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毒理指标是锑(地表水)和氟化物(地下水)。

图9毒理指标超标的水源地

注:1.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县级水源地的监测频率(每季度或每半年一次)低于地级以上水源地(每月一次),而且一些区县的数据公开程度不足,统计结果受到一定影响。

2.毒理指标项目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水源地毒理指标在特定地区长期超标,除地质因素外(如宁夏固原海子峡水库氟化物、硼),与当地矿产开采和冶炼加工造成的污染直接相关。例如辽宁葫芦岛重要饮用水源乌金塘水库,上游是全国著名的钼生产基地——兰家沟钼矿,尾矿砂流进乌金塘水库,造成近年来库区水质钼含量严重超标。再如锑超标的八个水源地,均位于锑矿储量和开采量丰富的地区。

图10左图:中国锑矿床分布[2],右图:年锑超标水源地分布

因水质长期不能达标或治理难度大等原因,一些水源地已被撤销。据不完全统计,年以来,全国已撤销水源地个。

图11富宁县清华洞水库锑浓度变化。在该水库于年12月被撤销之前,锑浓度一直高于标准限值。

撤销不合格水源地,设立新水源地,固然保证了供水水质安全,但也意味着可资利用的饮用水水源减少,水资源矛盾加剧。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另寻水源的难度相对较小,但在水资源紧张或者面临流域性污染的地区,获得替代水源的代价则往往十分高昂。

05

警惕污染反弹影响水源地整治

水源地保护是污染防治攻坚战重大战役之一,在党中央和生态环境部的推动之下,水源地整治正在全国展开,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之下,一些排放源的污染问题出现反弹,影响到了整治的效果。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和沿河县四个水源地、年多次总磷超标,上游开阳、瓮安是极为重要的磷矿产区和磷化工工业区,因保护治理不到位,流域性总磷污染问题突出。年-年,贵州省“强力推进乌江、清水江总磷污染治理,出台《关于加快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等,对磷化工企业实施磷石膏‘以渣定产’;通过沿线渣场覆膜防渗、源头综合治理、实施特别排放限值等手段确保降低磷化工工业排放对流域水质影响。”[3]

经过整治,年1-10月,两县水源地总磷实现达标。然而,从年11月起,除一处已经停用的水源地外,其余三个水源地陆续再次超标。

图12蔚蓝地图上的思南、沿河县超标水源地(标红色者)

这三处水源的超标与上游污染反弹相关。年5月,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指出,贵州省“磷石膏堆存量仍在持续上升,环境污染和隐患十分突出……黔南州瓮安县江界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宏远磷矿……以治理地质灾害之名,行开采磷矿之实,年12月以来已累计开采8.3万吨,生态修复旧账未还,又添新账。”[4]

图13思南县、沿河县水源地总磷浓度变化

注:无数据月份均为达标,具体总磷浓度实测值未知。

从年起,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全面清查和整治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问题。据公开资料统计,发现了环境问题的县级以上水源地共有个,占全部地表水水源地的86%。年底,长江经济带县级、其他省份地市级水源地的个问题整治完毕[5],截至年5月底,县级水源地个问题整改已完成55%[6]。

我们在为水源地环境整治的成果感到欣慰的同时,也要看到,个别水源地保护区环境问题突出,部分地区问题整改不实,部分问题整改出现反弹、没有实效[6]。对历史欠账多、流域性污染严重的地区而言,保证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时坚,王晶,刘德深,韩行瑞.山西岩溶泉域水污染现状、趋势与防治对策研究[J].中国岩溶,(03):53-58.

[2]王永磊,徐珏,张长青,王成辉,陈郑辉,黄凡.中国锑矿成矿规律概要[J].地质学报,,88(12):-.

[3]贵州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贵州日报,年9月28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eterm.net/yyzl/128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