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重病男子卧床33载,临危决定捐献遗

文章来源: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发布时间:2024/10/2 11:53:55   点击数:
 10月25日下午,在医院医生、鹿邑某网站、鹿邑助残志愿者联络站和鹿邑道德公益红十字志愿者的见证下,鹿邑残疾好网民张常海签订了《河南省公民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完成了他靠残疾之躯奉献社会的心愿。张常海是河南省鹿邑县高集乡李庄行政村张行庄村村民。7岁时,不幸患上骨髓炎,导致双腿经常疼痛不能行走,由于家里贫穷,当时只是到商丘、医院治疗几次,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十岁后全身瘫痪卧床不起,只有头脑清醒,连手都无力拿东西,翻身要靠人帮助。张常海这一躺,竟在床上躺了33个春秋,从童年躺到中年。张常海的父母十三年前相继去世,他的三个哥哥和嫂子担起照顾常海的重担。不足2米长的床上,40岁的张常海,围着被子躺在在那里,脸色微白,面容消瘦,黑青的的胡须看上去有50多岁。他的床头上还放着小学英语和几本书画,多年来,他给村里的学生讨要课本学学语文和英语,现在已经能够流畅的使用英语交流。他的头部后放着他一部智能手机,他随时歪着头用残疾的右手划拉着手机屏幕,用语音和网友聊着天。“常海的事情,村里很多人都帮助过他,这孩子讨人喜欢,村里给他办的五包,还盖一间房子,逢年过节乡里民政送来慰问品,还把他常年纳入精准扶贫户,常海懂得感恩,从不提出非份要求”,村主任张艳林告诉笔者。图为张常海用尽力气郑重的在登记表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张常海的哥哥代表家属签字同意。河南省某网站授予张常海“鹿邑在线最美粉丝”荣誉称号,鹿邑道德公益机构授予张常海“道德公益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常海成为某网站的忠实粉丝,之后又加入鹿邑道德公益社群,他通过接触一些做公益的志愿者,联想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行,就有意向自己要捐献器官或遗体,为社会做点贡献。张常海有两个姐姐、三个哥哥,都很疼爱他,因为它是老小,又患上这样的大病,“要不是哥哥姐姐照顾我,也许我早已病故,要不是社会上好人关心我、支持我、鼓励我,我也不会活到今天,我要报答社会,因为我的眼睛很明亮,我要捐献眼角膜等器官,如果身体有用,我可以捐助遗体!”张常海曾给志愿者说。更多感人故事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eterm.net/ysph/181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