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很严重,知道吗?
家长们,请注意!孩子的体检结果显示,我园很大一部分孩子都有龋齿、视力不良和偏胖的现象!这些看起来好像很正常的小事情,再不加以干预必后悔!幼儿时期各方面的健康状况,非常重要!
MYLIFE
TODAYMOOD
保护好眼睛吧!
你以为戴眼镜很美吗?
幼儿园戴眼镜的孩子明显越来越多了,而且也越来越呈现出“低龄化、重度化”发展趋势。
说到近视,很多家长认为是由于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引起的,但其实并不完全是。电子产品只是影响孩子视力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要养成好的用眼习惯才能真正远离近视。
这样的人很容易近视:
1、近距离用眼;
2、户外活动较少,户外紫外线B(UVB)的照射量不足;
3、睡眠时长不足;
4、学习地点的采光、照明不合格;
5、饮食习惯不良:偏食、挑食、喜吃甜食、油炸食品,食物过于精细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将导致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
应该怎么做?
敲重点!一定要有足够的适当户外活动!
戴眼镜打篮球的感觉······真是······
你知道吗?运动真的是一件好事情!
1、户外阳光中的适度紫外线照射,能促进身体产生更多的多巴胺,而多巴胺能有效抑制眼球的增长;
2、户外的阳光环境下光照强度大于室内的光照强度,人眼瞳孔缩小,瞳孔缩小引起视物景深加深,模糊减少,可以看得清楚,有助于延缓近视的发生发展;
3、户外阳光促进钙的吸收,人眼的眼球增长被认为是近视发展的主要原因,钙能使得眼球的组成部分巩膜更加坚固,减少眼轴的增长而减少近视发展;
4、阳光下的活动基本上是户外的,视物距离远,很多活动有远近的视物距离切换,有助于眼球的放松。
还有,我们要在日常的饮食当中稍加用心
1、多吃菠菜眼睛“亮”
2、胡萝卜也不能错过
3、干涩的眼睛要吃荠菜
4、消灭疲劳靠番薯
5、蓝莓也对视力好
虽然这些食物对眼睛有保护的作用,但是家长们还是注意别让孩子用眼过度,少给孩子玩手机电脑,多出去看看绿色的植物,还要多注意睡眠充足、不熬夜、平时多做做眼保健操,给眼睛按按摩等。
保护眼睛小贴士
1、视力1.5不等于没有视疲劳
2、儿童斜、弱视,切莫错过6岁以前最佳矫治年龄
3、孩子总眯眼,尽早去查眼
4、青光眼可致盲,早期防治极重要
5、任何水晶眼镜对眼睛都有害,不合格眼镜已成公害
6、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用眼30分钟后要休息5-10分钟
7、电脑与眼睛的距离不小于60厘米
8、看电视的距离不小于3米,一般为屏幕斜对角线的3-5倍
9、每天睡眠时间国家规定小学生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小时
10、阅读、看书时,背部伸直,头部与书本的距离至少保持33厘米的距离
11、写作业时坐姿不正、趴着、低头、歪着脑袋写字的学生,最好用防近视笔,纠正错姿
12、不要在强光、阳光下写作业
13、不要戴别人的眼镜
14、已经近视的学生配眼镜时要求度数准确
15、不在晃动的车厢内看书或写作业、不用未洗的手揉眼睛、不能在晚上关着灯玩手机玩电脑
TODAYMOOD
你知道牙疼的感觉吗?孩子可以承受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龋病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龋病的发生有一个四联因素,这四个因素分别是微生物、食物、宿主和时间。
儿童龋齿有哪些类型?
儿童龋齿最常见的分型为浅龋,中龋和深龋。一般浅龋和中龋,儿童往往没有自觉症状,一般要到深龋或者牙髓炎时,才会感到疼痛。
儿童牙齿黑了就一定是得了龋齿了吗?
牙齿黑了并不是烂了,牙齿没黑也不能代表没烂。大部分龋齿的发生是比较缓慢的,有部分龋齿的发生是急性的。儿童急性龋齿大多发生在2-3岁的低龄儿童,这部分龋齿往往牙齿还没变黑,就已经龋坏了。
你知道吗?
孩子吃太多糖不仅对牙不好,还容易近视!
医生发现,大多数近视眼儿童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钙,钙是眼部组织的保护器,具有保持眼肌的正常生理及巩膜的牢固性和弹性。人如果长期食用甜食,会导致大量钙从体内流失。体内缺钙,不仅会造成视网膜的弹力减退,晶状体内压力上升,眼球前后径拉长,还会造成角膜睫状肌发生退行性病变,使眼球壁弹力减退而发展成为近视。
同时,过多食用甜食,导致血糖升高,血浆渗透压上升,房水和晶状体的渗透压也随之升高,一旦引起晶状体凸度和屈光度增加,就加会重近视,使得近视度数直线上升。代谢糖分还需要大量维生素B1,如果缺乏维生素B1就会出现眼睛干涩、视力模糊、易疲劳等症状,甚至引发视神经炎。
那,怎么吃糖才行呢?
有些家长有疑问,我孩子基本不吃糖,怎么还是很会烂牙。其实我们所说的糖是泛指所有的含糖食品,含糖食品无处不在。蛋糕、饼干、面包、饮料、酸奶等食物中均含有糖。所以糖的摄入不单指糖果的摄入。儿童爱吃糖是天性,需要合理吃糖。控制吃糖的频率。一次吃多颗糖问题不大,但是假如多颗糖多次吃就会有问题。吃糖次数比量的危害更大,控制吃糖的次数非常重要。这里说的吃糖适用于所有含糖食物,不单单针对糖果。另外,晚饭之后尽量不吃糖。
有哪些老话是错的?你还坚信这些?
1.孩子的牙齿反正要换的,所以不用治疗。×
2.孩子太小不配合,等大了再治疗。×
3.窝沟封闭做了牙齿就再也不会烂了。×
还有3个误区,你中了几个?
误区1:宝宝吃牙膏,会氟中毒?我国儿童牙膏含氟量标准是0.05%~0.11%,只要在安全范围内使用,即使吞咽一点也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的!具体使用量为:3岁以下宝宝用米粒大小,3岁以上宝宝用豌豆粒大小。误区2:不管刷的咋样,只要刷了就好宝宝牙齿是立体的,要保证每一个面都要刷干净,当宝宝乳牙长齐,全部刷完大约3分钟左右。所以,那些从挤牙膏到刷完牙1分钟内搞定的家长,要认真了哦~
误区3:少吃糖,就不会龋齿吃糖,并不是导致龋齿的唯一因素!因为,宝宝每天吃的食物中很多都含有糖和淀粉,像面包、面条、米饭、水果等等,残留在口腔也会变成糖,最终被分解成酸,酸会腐蚀牙齿,时间长了,就会形成龋齿。所以,吃糖和长蛀牙是不能划等号的。
如何预防龋齿
首先要提高牙齿的抵抗力、矿化度,这需要母亲在妊娠期就注意妊娠的健康;然后是注意口腔卫生,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应该养成每日清洁口腔的习惯,等孩子出牙后要每天清洁牙齿,再慢慢训练孩子刷牙;第三是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要控制含蔗糖多的食物摄入,摄入含糖食物后要及时漱口,还要合理使用奶瓶;最后要养成定期口腔检查的习惯,学龄前儿童建议每3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学龄期儿童建议6个月检查一次,但是一些龋齿易感的儿童要缩短定期检查的时间。
TODAYMOOD
你确定?孩子胖点好?
儿童肥胖的危害不容忽视,肥胖以后会导致糖尿病、代谢综合症、雄性激素过多症、心血管疾病、内脏疾病,以及引起呼吸、皮肤问题。
近年来,我园儿童的肥胖率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
引起儿童肥胖的因素很多,比如有:不吃早饭、孩子经常吃零食、偏食、营养过剩、孩子不爱运动、遗传、精神创伤、长时间看电视、以及运动不充足。儿童期肥胖影响一生健康,也很容易发展为成年肥胖。
减重刻不容缓,但方法很重要!
合理膳食和充足的身体活动是保持健康体重、防治超重肥胖的关键!
不吃主食、低碳水化合物膳食、生酮饮食及素食在慢慢流行,这些做法是不科学的!
粮谷类食物是我们人体重要营养素的主要来源,它不光是能量的主要来源,还含有许多其他食物不能完全提供的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已有大量的科学证据证明,长期的低碳水化合物或者不吃主食一定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长期素食,甚至蛋奶都不吃,会造成营养不足和微量营养素缺乏,比如贫血和免疫力下降等。
最关键的是要保持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少吃精米白面、添加糖等,同时要注意粗细搭配。
保持健康体重,除了饮食控制以外,一定要保证充足的身体活动,这对于减重、保持健康体重也是同样重要的。
具体来说就是:
1.从小培养孩子好的饮食习惯。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让孩子认识食物、热爱各种各样食物,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更不能用饮料代替水;睡前不吃零食等。
2.保证充足的身体活动。每天至少有60分钟的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要达到呼吸心跳加快,最好是在户外;同时要减少静态生活时间,特别是放学后,每坐一个小时起来动一动;要学会或擅长至少一项运动项目。
3.家长和幼儿园主动监测孩子身高、体重等指标,并学会判断是否正常,做到早知道、早采取措施。
4.家长要做好榜样,肥胖不是传染病,但家庭特别是父母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会对孩子产生直接影响。
简单来说就是
一靠吃
二靠动
减少静坐时间
减少屏幕时间
加强身体锻炼
减肥不是操之过急的事。一是靠循序渐进,二是靠长期坚持好的生活方式,保持吃动平衡,这是控制超重肥胖的长久之计。
家长们,你说,健康重要吗?当然,健康最重要!不然,我们幼儿园为啥如此重视健康工作?我们可是把卫生保健工作可是放在第一位的!你们还当蛀牙、近视、肥胖这些都是小问题吗?快重视起来吧,孩子健康才能更优秀呀!您说是不是?
“我们会更好的”
“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