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定义讲解

文章来源: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发布时间:2018-12-29 21:27:15   点击数: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条件:一定温度下;

标准:克溶剂里;

状态:饱和状态;

本质:溶质的质量;

单位:克。

[定义讲解]物质溶解性和溶解度就一字之差,有什么关系呢?

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它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一种性质。这种溶解能力既取决于溶质的本性,又取决于与溶剂间的关系。

而物质的溶解度,它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来衡量物质溶解性的一把“尺子”。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所能溶解的不同质量,就在客观上反映了他们溶解性的区别。

[举例]在20。C时,克水里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了饱和状态),我们就说氯化钠在20。C时在水里的是36克。又如:在20。C时,氯酸钾在水里的是7.4克,那就表示在20。C时,克水中溶解7.4克氯酸钾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练习]1.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食盐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克。

(2)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

(3)20。C时,50克水中加入18克食盐后溶液恰好饱和,因此,20。C时,食盐在水里的溶解度为18克。

(4)10。C时,克水里溶解了15克蔗糖,所以,10。C时,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5克。

2.20。C时,食盐的为36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1)20。C时,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食盐。

(2)20。C时,食盐在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3.与固体物质的大小无关的因素是()

A.溶质的性质B.溶剂的种类C.溶液的多少D.温度的高低

4.测定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时,所用溶液必须是()

A.浓溶液B.稀溶液C.饱和溶液D.不饱和溶液

5.20。C时,克水中最多溶解10克A,40。C时,克水中最多溶解20克B,则A、B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是()

A.A=BB.ABC.ABD.无法比较

6.6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克,这说明在时,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形成硝酸钾溶液。

[答案]

1.第(1)句话,不正确,没有标明温度,应该写成20。C时,食盐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克;

第(2)句话,不正确,没标明溶剂,可以写成20。C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1.6克;

第(3)句话,不正确,溶解度是计算在克的溶剂中溶解的溶质质量,应该写成20。C时,食盐在水里的溶解度为36克;

第(4)句话,正确。

2.(1)(2)表述都正确。

3.C

4.C

5.D,温度不一样,溶解度无法比较。

6.60。C,克,克,饱和。

科学老师

赞赏

长按







































硫酸铜溶液颜色
白癜风患者感恩

转载请注明:http://www.yneterm.net/jbxj/11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