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眼球胀到就要‘蹦出来’了!”
今年68岁的何阿姨,近日早上起床后,眼睛出现了肿胀、疼痛的症状,且伴有恶心、呕吐。
在医院急诊科,医生考虑她是“青光眼”,连忙将其转到眼科门诊。经检查,何阿姨被诊断为“晶状体脱位继发性青光眼”。
在医生仔细问诊下,何阿姨表示,近两年来,她经常按摩和敲打眼睛周围,觉得这是在给眼睛做保健。医生推断,正是何女士敲打眼周的习惯才导致了晶状体的部分脱位,引发了青光眼。
那么,除了不适当的眼部按摩、敲打可能会诱发青光眼,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不良习惯会诱发该眼疾吗?
趴在桌面上休息可诱发青光眼
近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卓业鸿教授在接受广东卫生在线采访时介绍,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使用电子产品、趴在桌面上睡觉、长期在暗房工作生活等,都是青光眼的诱因。
“尤其是浅前房、窄房角、短眼轴这一类闭角型青光眼高危人群,应避免长时间在暗房,就连在电影院看电影也尽量少去。”
此外,青光眼是一种身心疾病。“临床发现,有超过三分之二的青光眼患者有抑郁症、多愁善感的特性。”卓业鸿表示,焦虑、急躁、抑郁等情绪也是青光眼的高危因素之一。
青光眼,可控!专家呼吁:普及青光眼筛查
众所周知,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致盲眼病,让人闻之色变。
对此,卓业鸿则表示,青光眼虽然不可逆,但可以控制,通过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治疗,可以让青光眼患者终身保住有用视力。早期发现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定期体检。
但遗憾的是,医院的常规体检方案,也少有眼压检查。卓业鸿特地提到他好友,每年都定时体检,但并未重视眼压等青光眼筛查。当眼睛出现明显不适时,才发现“中招”了。
卓业鸿呼吁,应定期进行青光眼筛查,如视力、眼压、视野、眼底相片、眼部结构等。尤其是高度近视、糖尿病、高血压、家族史,以及40岁以上等青光眼高危人群。
至于很多人都关心的检查费用问题,全国知名青光眼专家葛坚教授表示,“青光眼筛查一套做下来,不会超过元。另外,我们也正在争取将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纳入国家慢病管理范畴,通过政府的力量,让更多人重视它。”
更多阅读喜欢摸黑玩手机?小心,青光眼离你又近一步
记者|周艳梅
编辑|吴秋秋责编|张秀丽
通讯员|邰梦云部分来源|深圳大件事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推荐阅读指甲长这样,是癌症的信号?出现这种现象,一定要注意!确定了!延迟退休实施原则公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