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因代谢紊乱产生的疾病,尿酸升高是痛风的明显标志。近年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连痛风患者也跟着越来越多。
不仅常见于中老年人身上,就连40岁以下的人群身上也开始常见。
痛风形成的基础是尿酸过高:人每天摄入的嘌呤,经过代谢,会产生尿酸,在正常情况下,尿酸的生成量以及排泄量是成正比的;
但若尿酸生成和排泄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会造成体内尿酸升高,当尿酸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皮下软组织,就会引起痛风。
痛风的主要症状:症状1、关节炎症
人体内的尿酸形成结晶在关节处沉积,引起关节炎症,一般有剧烈的疼痛感,并持续几天或者几周。
症状2、骨骼受伤
痛风病情严重时,会发展为慢性痛风关节炎,会经常出现隐痛感,使尿酸结晶积累的关节、肌肉、骨骼处出现损伤。这时,要注意休息才能缓解。
症状3、肿痛扩散
痛风发作会出现关节的肿痛,肿痛感持续几天后逐渐消退,随着病情的发展,肿痛会扩散至更多部位,皮肤表面会产生暗红色硬物质,并扩散至跗骨关节。
痛风石带来的危害:
尿酸盐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因此,除中枢神经系统外,几乎身体所有组织都容易有痛风石沉积。
危害1、致残
痛风石沉积我们的软骨中,时间一长,会出现血管翳,使软下骨被破坏,发展至关节僵硬、畸形,直接影响到关节的功能;
严重时,会出现病理性骨折、致残等,让患者不得不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甚至截肢。
危害2、心肌病
如果痛风石在心脏主动脉、二尖瓣、心肌等部位沉积,会引起严重的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疾病。
危害3、尿毒症
若痛风石在肾脏沉积,会给肾脏功能带来损害,出现尿路结石、肾动脉硬化、尿路感染等,最终引起尿毒症。
危害4、青光眼
若痛风石在眼底沉着,就会引起眼部的慢性炎症,造成青光眼、甚至失明的严重后果。
痛风患者,这3种食物要少吃
食物1、豆类
痛风患者的主食尽量避免含有嘌呤比较多豆类,吃了以后会引起尿酸升高。尽量吃一些嘌呤含量不高的豆类,如豆芽菜、豌豆等,不要吃黄豆、扁豆或者干豆类食物。
特别是痛风活动期,更是要减少豆类食物的摄入。
食物2、动物内脏
无论是痛风急性发作时还是慢性缓和期,痛风患者都要长期控制动物内脏的摄入,控制血液中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
食物3、浓肉汤
浓肉汤是引起痛风发作的危险因素之一。
研究结果显示,每ml肉汤中的嘌呤含量高达~mg,比正常的饮食高30倍,因此,浓汤是痛风患者的一大禁忌。
如何预防痛风?对策1、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做到拒绝高嘌呤食物。
增加嘌呤含量低的水果蔬菜的比例
樱桃:其中含有的花青素、维生素E等,能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尿酸排泄,缓解痛风和关节炎带来的不适。
苹果:含有的维生素C,能帮助降低尿酸浓度,预防关节处发生肿胀;
但水果蔬菜要保证干净新鲜,并且,避免空腹时吃水果,以免造成身体不适。
对策2、喝喝茶
多喝水,可稀释血液浓度,减少尿酸结晶的沉积,降低痛风发作的几率。
也可以适当喝茶,但忌饮茶时服药,忌痛风发作期饮茶。
喝菊花茶是不错的选择,喝菊花茶可以补充菊甙、黄酮。菊甙、黄酮类物质可以抑制嘌呤合成,促进尿酸排出。云台冰菊菊甙、黄酮含量比普通菊花要高,效果能更明显一些。
菊甙、黄酮类物质对于抑制嘌呤合成,有文献报道,参见。
对策3、运动调理
运动是促进尿酸排泄的有效途径。
运动就像是给身体做"大扫除",帮助排出体内的废物,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发生。
痛风患者最好选择低强度、持续时间久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快走、骑行、太极拳等运动。
每周最少运动4次,每次运动最好在30分钟以上,以身体微微出汗、不过度疲劳为主。
注意事项:
禁止无氧运动,无氧运动会使身体乳酸生成增多,阻碍尿酸排出,对病情不利;
运动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带来反效果;
运动时,避免为关节带来负担,避免使关节受损;
痛风发作期间,暂停运动,注意休息。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END-
感谢大家的阅读,你的阅读是对小编的鼓励,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的话,小手轻移点一下右下角,点“好看”,谢谢对小编的支持,小编一定每天给你们带来更多资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