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清朝的康熙皇帝,对西方医学充满了兴趣,这部用满文写成的《西洋药书》就是他组织人翻译和编写的,可惜的是,康熙皇帝并没有在民间普及西医,所以在他执政期间,中国一直没医院。
可是医学无国界,到了年,也就是清朝道光十五年,在中国南方的重要城市广州,一家小小的西洋眼科诊所,终于开张了,医院是一座三层的小楼,坐落在面向珠江的一大片外国商馆之中,与各种贩卖货物的商行混在一起,医院的创办者是一位美国人,名叫伯驾,他是一位神学博士,同时也是一名医学博士,他到中国来的目的是为了传教,可是在当时的中国没什么人对西方宗教感兴趣,于是伯驾希望利用自己的医院,免费给当地人看病,以此来促进感情,消除误解。
医院开业的第一天,一个病人都没有,不过伯驾医生并没有失望,眼科疾病在当时的中国非常普遍,很多人深受困扰却又求医无门,伯驾相信,一定会有人来找他看病的,果然开业的第二天,病人上门了,患者是一位本地妇人,她得的病是青光眼,视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此之前,很多本地医生都没能治好他的病,对于伯驾来说青光眼并不是很复杂的病症,他按照西医理论确诊后给病人开了处方,并且告诉他,在服用药物之后病情会有所好转,有了第一个病人,伯驾医生的诊所很快就热闹了起来,由于他免费看病,而且医术高明,就诊的人越来越多,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这家西洋眼科诊所,就接待了九百多名患者,同时在眼科疾病外也开始医治麻风病、疝气、肿瘤等其他疾病,这张保存在美国国家肖像馆的油画,是伯驾的一位画家朋友所作,画的是伯驾和他的助手在为病人做眼科手术,就这样小小的诊所知名度越来越高,口碑越来越好,就连正在虎门销烟的钦差大臣林则徐,都对伯驾的医术产生了兴趣。
年8月,林则徐刚刚处理完虎门销烟的事情,所有的鸦片都已被销毁,瘾君子们的日子非常难捱,林则徐特意来到诊所请伯驾开一个药方,来医治那些染上了鸦片毒瘾的人,伯驾说他愿意试试,但没有把握,林则徐鼓励他说,只管尽你自己的能力,除了公事,林则徐还请伯驾为自己治疗疝气,伯驾为林则徐制作了一个桁架,托人给林则徐送到府上,并为林则徐建立了一份病历,在病历中伯驾写道,桁架送到林大人处,回报说十分合适舒服,从这以后,林则徐经常在众人面前夸赞伯驾的医术。
年,诊所的经营交给了同样来自美国的传道医生嘉约翰负责,不幸的是,很快在中国就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眼科诊所也被夷为平地,年,嘉约翰医生在广州南郊重新找到一处合适的房屋,再次把诊所开办了起来,同时正式医院,嘉约翰是一位非常敬业的医生和管理者,在他的领导下,医院蓬勃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成为了中国最早的一家医院,在中山大学医学博物馆外,至今仍然保存着医院当年的门柱,医院托盘也是当年在医院中使用过的,盘面上刻有医院的字样,这把看似普通的木椅上,一个小小的标签让他成为了医院历史的见证者。
直到将近年后的今天,这家由眼科诊所发展而来的医院依然存在,医院的名字改为了中医院,医院为什么会改名?而且要用孙逸仙,也就是孙中山的名字来命名呢?原来这位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与医院之间还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位于广州市沿江西医院古色古香,医院,也是广州市的文物保护单位,院内矗立着一座纪念碑,上面写着“孙逸仙博士开始学医及革命运动策源地”,主楼的门廊上用英文写着“医院”大门上则有岭南医学院的字样,它的前身正是古老的医院,医院,是目前我国南方最好的大学,医院之一,也是目前我医院,他创下了我国西史上很多的第一,包括第一张x光片、第一例眼科手术、第一例的膀胱取石术、还有第一本医学杂志等等,医院为我国在近代和现代医学的发展培养了很多杰出的人才,比如说钟南山先生他的父亲钟世蕃教授是著名的儿科教授,还有我们国家病理学的奠基人梁伯强教授等等。
一百多年来,医院无论从学术地位上还是从人才培养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他又是如何与孙中山结下不解之缘的呢?年的一天清晨,医院的负责人嘉约翰先医院办公,在医院门口,一个二十来岁的中国人迎上来用流利的英语对他说:“先生,您早”这让嘉约翰大为惊讶,因为在当时的广州,很少能有中国人说如此地道的英语,谈话就这样开始了,年轻人显现出踏实沉稳和聪明好学的性格,他告诉嘉约翰自己的名字叫孙文,刚刚从广东香山县的翠亨村来到广州,他打算学习西医,目前需要先找个落脚之地安顿下来,嘉约翰不会知道,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那么孙中山是如何来到广州,又为什么想要学习西医呢?
年,孙中山出生在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13岁时,他来到美国檀香山投奔哥哥孙眉接受了系统的西式教育,年,孙中山从檀香山回到家乡,他对祖国的贫困落后颇感不满,革命思想的萌芽开始在他的头脑中产生,为了破除封建迷信,他和同城好友一起毁坏了翠亨村里的北帝庙的神像,这种亵渎神灵的行为遭到了村民的指责,以至于他不得不离开翠亨村,来到了广州,这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站在广州街头他该何去何从呢?医学可以救人,而革命可以救中国,这两样都是他的理想,于是他告诉嘉约翰医生自己想学习西医,嘉约翰很高兴,告诉他香港西医书院马上就要开办,在此之前,孙中山可以先在医院工作,医院附属的博济医学班学习。
年轻的孙中山很快显露出才华,在医院他工作尽心尽责,博得了同事们的敬重,在博济医学班他聪明好学,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孙中山并没有忘记自己的革命理想,他依旧不断的对各种封建思想发起挑战,在博济医学班学习期间,他建议嘉约翰医生撤掉男女同学座位之间的帷幔,让课堂成为一个真正自由的学术空间,当医学班讲授妇科学的时候,他建议医学办允许男学生参加妇科的临床实习,在中国开创了男学生临床实习妇产科的先河,与此同时,还在医学班结交了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革命人士,兴中会创办人之一的郑士良,就是孙中山在博济医学班的同学,也是孙中山革命生涯第一位革命同志。
在孙中山的影响下,博济医学班和医院成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用孙中山自己的话说,以学堂为鼓吹之地,以医术为入世之媒,十年如一日,年,医院与岭南大学合并,不久之后,岭南大学的董事会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为医院改名,当时博济医学堂移交给岭南大学的时候,岭南大学校董会有感于孙逸仙博士和医院的渊源,所以把它改名医院,历经百余年,这家见证了中国西医从无到有并在中国西医史上贡献医院,依然矗立在珠江之畔,散发着迷人的风采。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